source: 博客來 |
Peggy 對於Facebook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有著幾分特別的情感,起因於其前一著作《挺身而進(Lean In) 》。在數年前,Peggy當時剛生完小孩,那時的自己疲於奔命於讓工作維持往常水準以及手忙腳亂的學習照顧稚子,似乎所有所有一切的力氣都被耗的一點點都不剩。在很掙扎時,腦中也不只一次地問自己,是否要選擇暫停工作調整腳步。但工作對Peggy的意義又不僅只在於一份薪水那麼簡單....
在那時的自己,由於閱讀到《Lean In》一書,受到了激勵和啟發。也因此做了些調整,很感恩的也得到了最最親愛的家人們無私的幫助,而可以讓職涯繼續發展。
在前一書裡提到許多互動的小細節中,已感受到Sheryl 與其丈夫Dave感情十分十分的深厚。可以想像Dave去世時,Sheryl遭受的哀痛....
photo from www.entrepreneur.com & Image credit: Reuters | Rick Wilking |
" 沒有人一輩子只收到玫瑰花,每個人都會碰到艱難的時刻。有的時候我們會預見困難的來臨,有時候卻猝不及防。可能是孩子突然夭折的悲痛,戀人突然分手的心碎,夢想落空的強烈失落感。問題是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 from option B
當生命中艱難的時刻發生,人生無法盡如人意,A選項已不可得,如何正面擁抱B選項,好好的復原,好好的重新開始。本書,Sheryl 對自身最最深切的傷痛娓娓道來,同時間也收錄了來自各個不同領域遭遇逆境與克服逆境的經歷。Sheryl的好友,華頓商學院著名心理學教授、《Give》一書作者Adam Grant也在本書中提出對於如何從逆境復原的研究新發現以及具體步驟。
Peggy願以下的整理對您或您身邊的朋友在某些時刻有所幫助。
/// 書摘 ///
本書分為三大主題:如何面對逆境、如何培養復原的韌性以及重新找回喜樂。
如何面對逆境
- 再度開始呼吸
- 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花了數十年時間研究,發現有三個P會延遲復原:
- 把問題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 認為是自己的錯。Sheryl為Dave的死怪罪自己,Sheryl很內疚地認為如果自己早一點找到健身房裡的Dave,說不定就能救他一命。後來確認死因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引發的心律不整,Dave幾秒內就撒手人寰。Sheryl也繼續找其他原因怪罪自己,例如沒有嚴厲一些要求Dave改善飲食。幸好有醫生告訴她,不是單靠改變某種生活方式就可以挽救生命。家人們也提醒她,Dave和Sheryl在一起時已經都吃得特別健康了,這些說法都對Sheryl有些幫助。Adam 說服Sheryl不要再說"抱歉"、"對不起"、“很遺憾”,這些怪罪自己的用語。漸漸的Sheryl才擺脫此一現象。
- 普遍性(pervasiveness) — 認為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會受到影響。當Sheryl回去上班後,雖然剛開始很生疏感覺很糟糕,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工作讓她感覺更像自己,同事們的善意也更告訴她人生並非全然糟透了。
- 永久性(permanence) — 認為事情造成的衝擊將永久持續。"情感預測"(affective forecasting)的相關研究顯示,我們通常會高估負面事件影響我們的時間。例如,失戀後的傷心欲絕。Sheryl做的改變是,剔除“永遠不會”、“總是”這類永久性的訊號,改以“有時候”和“最近”。“我的心情會一直都這麼糟糕”改成“我有時候心情還是這麼糟糕”。如此一來,偶而有些片刻,她的彷彿劇烈頭痛般的痛苦會獲得暫時紓解。漸漸的明白,無論感覺多麼沉重悲傷,另一次喘息機會終究會來臨。
- 感激,是種福份:令人吃驚的是,專心作最壞的打算,對Sheryl的幫助最大。
“比現在更糟?”
“你在開玩笑嗎?怎麼可能?”
“Dave可能開車載著孩子們時心臟病發。”
哇!Sheryl從來沒想過可能同時失去三個摯愛的可能....
此時,心中湧起的無限感激也沖淡了一部分的悲傷。
- 安慰朋友的方法和態度
- 沉默,是種殺傷力:不要當個 "不問問題的朋友", be a opener。問問題且以完全不平段的態度聆聽答案。
- 用"妳感覺如何"取代"妳好嗎?"。前者表達了關心的朋友體認到每一天對她來說都是煎熬。Sheryl也開始練習坦誠地回答別人的問題,"老實說,不太好,能夠坦白告訴你真好"
- "任何時候,只要你想聊一聊,都可以找我,不管是現在,或待會,會是半夜都沒關係,只要對你有幫助就好"。表達支持,卻又留給朋友空間,也許對方當時不想談。
- "我知道你痛苦,我會在你身邊"。Sheryl提到之前有位癌症末期的朋友曾告訴她,他覺得最糟糕的話是"你一定會沒事的。" 他聽到時腦中迴響著害怕的聲音,你怎麼知道會沒事呢?難道你不知道我可能會死掉嗎....)
- 同理心小卡: 當難以用言語表達時,可以用小卡片代替心意
- 友誼的白金定律—不只付出,也有接受
- 畫一個如下圖的安慰同心圓 ( Ring Theory)。在正中心寫下受悲劇影響最大的核心人物名字,依序往外根據人們和這次危機的關係緊密程度,填入名字。 無論你位在哪一層,都向內圈提供安慰,向外圈尋求安慰和支持。
source : http://thecatholiccatalogue.com/misc-how-not-to-say-the-wrong-thing-to-someone-in-crisis/ |
- 與其問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事」,不如直接行動做點什麼。這些舉動並非試圖解決問題,而是針對問題帶來的傷害想辦法。心理學家發現,當十幾歲少女感受到發表即席演講的壓力時,媽媽和女兒緊緊手牽手時,肢體接觸會消除女兒的部分焦慮,壓力會轉移部份到媽媽身上。
Source: Peggy翻拍自書中(Adam幫Sheryl畫出的環狀圖) |
如何培養復原的韌性
- 坦承自己不完美,是對自己的慈悲。對自己慈悲並非規避逃避責任,而是確定我們不會太大力鞭撻自己。
- 書寫,是通過逆境的療癒。有實驗數據顯示,在信中對自己表達體諒,和對照組相比,開心程度高出40%,憤怒程度低於24%。
- 建立每日「小勝利」清單,從小事拾回自信。逆境和創傷也會導致我們對人生各方面都產生自我懷疑。Adam 建議Sheryl應該把每天做得很好的三件事記下來,起初Sheryl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自己幾乎無法運作,怎麼會有成功時刻? “我今天把衣服穿好了!請頒獎!” 實驗結果顯示,專注於如此的「小贏」,不到三星期可以有效降低壓力和身心的毛病。Sheryl幾乎每晚睡前都會列這清單,足足有半年時間之久,直到恢復自信。
- 我比自己想像的更脆弱,也比想像中的更堅強。深陷悲傷中時,Sheryl不認為自己有辦法堅強起來,但隨著痛苦煎熬的日子間隔延長,她明白這是一個可能了。
- 感激,人生里程碑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Sheryl過去五年才慶生一次,現在改為年年生日都慶生,不再視為理所當然。另外寫謝卡給親友表達感恩,也會有效的將自己的悲傷擱在一旁。
- 有機會追求有意義的工作,有助於從創傷中復原。看到新的可能性,找到生命的意義。也因為如此,Sheryl 希望這本書也可以給人力量和安慰,成為Dave留下的重要遺產。
- 四個核心信念,培養小孩的韌性: (1) 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 (2) 他們能從失敗中學習 (3)他們很重要,藉由聆聽、關注來表達對他們的重視 (4) 他們擁有可依靠、可分享的真實力量,他們有自己的長處,還能用來幫助別人。
重新找回喜樂
"無論你是喜悅為紀律、反抗、奢望或必要,
每個人都理應擁有喜悅。
感覺喜悅,
我們才能繼續生活,
繼續愛人,
以及幫助人。"
- 容許自己放下罪惡感 : Sheryl成為寡婦後, 曾經貼文說到自己永遠無法再有任何單純喜悅的時刻了。某一天地風火樂團證明她錯了,但帶來的快樂時光稍縱即逝,幾乎來不及抬起頭來就被罪惡感趕回洞中。直到有一天,Dave的弟弟在電話中告訴她"自從Dave認識妳以後,他一心一意只想讓妳快樂。即使是現在都是。不要辜負他的心意。"恢復往常"成了Sheryl和小孩們一起的口號。
- 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恢復日常,開始喜悅的紀律: 澳洲有一項持續12年的研究顯示,喪偶的人有26%在失去另一半後能設法重拾喜悅之心,而且和從前一樣經常感到快樂。之所以辦得到,是因為他們重新投入日常活動以及與他人的互動。列出可以開心的事,每天挑其中一件事情來做。
///寫在最後///
“不一定非得要經歷不幸,才能養成面對挑戰的韌性”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在特定的時間點帶來些許的幫助和鼓勵,這也是Peggy下筆時腦中浮現的想法。
一起建立韌性: Sheryl也成立optionb.org網站,讓更多正在面對失去、疾病、虐待與其他逆境的人,獲得更多的連結與支持鼓勵。
最後同場加映用來洗刷凝重氣氛的"影后謝盈萱完美詮釋「悲傷五階段」" XD
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videos/2580009425363838/?v=2580009425363838 (Source from VOGUE Taiwan)
Source: www.vogue.com.tw |
原創文章,若有您轉貼需求,請來信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且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請註明原文標題、連結以及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