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閱讀筆記|2021 Peggy 推薦書單

 


很快地又到了2021年底,今年徐徐的閱讀了約3、40 本書,整理出其中特別喜歡的十本好書,推薦給您。有些閱讀中但還沒閱讀完的書目,就等之後閱讀完再整理給各位朋友參考囉。



1. Designing your life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Peggy的閱讀筆記


在數年前,有一陣子在思考職涯是否要轉換與調整,也有點苦思於該怎麼調整的時候,這本書在那時給了Peggy很大的幫助。之後,當有朋友感受到人生或職涯某些點卡住了或是想做點改變、想聊聊時,Peggy都會連帶著推薦這本書。 

透過有書中提供的系統化作法,引導讀者去觀察自己、更敏銳的體驗職場與生活中發生的細節和自己產生的情緒,進而對於該怎麼調整達到更理想的生活有更多的頭緒。

  • 如何才能找到喜歡的工作?甚至於是極度熱愛的工作?
  • 如何打造讓我過著美好生活的事業?
  • 如何能平衡事業與家庭?
  • 如何來改變世界?
  • 如何才能瘦到爆、性感,並且有錢到天怒人怨?

如書中提到的,可以協助讀者回答以上的問題,最後一個除外 XD。


2.  INSPIRED : 產品專案管理全書 (Peggy的閱讀筆記)

本書為產品經理必讀經典!作者為著名的矽谷產品大師 Marty Cagan,擔任許多知名企業的產品教練與顧問。本書以產品經理的視角切入,來聊聊所有與如何打造出好的科技產品相關的議題。這也是Peggy 第二次閱讀這本書了~

還記得,初次閱讀時是 Project manager,第二次閱讀時,工作轉換為 Product manager。然而,每次的閱讀都帶來一些新的體悟,果然是經典好書!!

誰適合閱讀本書?
  • 產品經理
  • 專案經理
  • RD
  • 任何想了解產品echo system 的人

全書分為五大章節,主要從這些不同的面向來探討與切入。
  • 從頂尖科技公司得到啟示
  • 適合的人才
  • 適合的產品
  • 適合的流程
  • 適合的文化     



3. 零規則 ( Peggy的閱讀筆記 


“所謂的零規則 =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的文化 。”

並非任何一點規則都沒有,而是只有基本的大原則,省略不必要的控制。相信員工都是成熟的大人,會採取符合公司利益的適當的行為與決策。

「零規則」此書很特別的是作者有兩位,全書是用對話的形式呈現。一是Netflix創辦人暨執行長Reed Hastings,他邀請了頂尖學院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Erin Meyer 一起進行本書的著作。有別於Reed 文化創造者的第一人稱角度敘述, Erin 則是透過進入公司內部,與超過兩百位員工進行深入訪談。同一個主題與故事,閱讀起來有「當局者親身經歷 + 局外人客觀看待」角度思考切換之感,蠻有意思的。 

另一個 Peggy蠻喜歡的部分是,透過此書宛如看歷史電影一般,融入Netflix 文化逐步演化過程,體會到發生了什麼事情造成這推動?也揭露了一些實際運作時的考量、擔心、困難和不完美的一面。

例如,Netflix 首創的無限休假制度,Reed 自己就很擔心實際實行後的結果,還半夜常被兩個噩夢驚醒—「公司全員同時間放假」和「員工如喪屍一般沒有活力的工作,因為沒有人敢休假」。以Erin 訪談發現,在Reed 自己示範下,的確有些部門主管會有意識的效仿,努力多休假,而其部屬也會開始有各種巧思來運用這個自由。然而,有些部門還是幾乎都沒有休假。也有遇到有些員工以為自己可以獲得完全的自由,而任意休假。

最後一章節的文化差異也是很值得一讀的,對於和不同國家同事合作的讀友們會有幫助。



4. 敏捷黑手阿依的敏捷管理生存指南 (Peggy的閱讀筆記 )  


作者Yves 阿依為敏捷圈著名的實戰家,曾任新加坡商鈦坦科技總經理,現任鈦坦科技戰略顧問。當初從社群朋友那知道有本敏捷相關的實戰書即將出版,就手刀下訂。書中除了敏捷開發精神,還有不少的實務經驗與故事,很容易一個個地閱讀下去,尤其是內含許多的 『why』。

為什麼Peggy特別這麼提呢?

常在團隊運作中,並沒有標準的SOP,而是端看什麼樣的方法與做法,可以提升團隊的交付產品與服務的能力,對應到business value,團隊合作更緊密、順利與愉快。

有些書籍會提到許多的成功案例,但卻較少花篇幅去分享當初為什麼要這樣做?有踩到有什麼雷?當時的時空背景又是什麼?..
而,這些都是在團隊運作當中,很重要且必須思考的。除此之外,從本書中也有許多敏捷圈的前輩,分享各種產業的實務經驗和心得。

適合讀者:
  • 想了解敏捷者
  • 想提升團隊的適應性與交付產品的能力
  • 想讓所在的團隊往學習型組織的方向前進
  • 對敏捷實務有興趣者
  • 在考慮新的管理模式者




5. 致富心態 


作者是熱門財經網站「The Motley Fool」與《華爾街日報》的知名專欄作家摩根.豪瑟。作者透過一個個容易閱讀又蠻有意思的短篇理財小故事,引導我們去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念,破除謬誤。

Peggy特別對「要用睡得著的方式理財」、「複利」、「時間掌控感」這三點很有共鳴。以下是書中分享的幾個重點概念。

1. 當事情運作順利時,請盡力找出謙卑之道;當事情出錯了,請盡量找出原諒與同情之道

2. 少一點自我,多一點財富。

3. 使用可以幫助你一夜好眠的方式理財

4.如果你想成為更出色的投資人,你唯一可以做到最有效果的事情就是增加你的投資時間

5.就算很多事情出錯也沒關係。

6. 用錢來拿回時間的掌控權,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會嚴重影響幸福感。

7.變得更良善,而且少點誇耀。

8.存錢。存錢就對了。

9.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10.允許犯錯

11. 避免極端的財務決策

12. 喜歡風險,因為會帶來報酬,但避免毀滅性的風險

13. 尊重混亂

6. WOL 大聲工作法 (Peggy的讀書心得)

近幾年間,工作溝通上的複雜維度急遽增加,Peggy 也常在思考如何讓資訊更透明,讓需要的資訊在重要的stakeholders之間更容易地傳遞與交流。

也因為這樣,某次逛書店時,見到「最新透明工作術,開放個人經驗」+ 「唐鳳大聲推崇的工作法」等關鍵字,馬上被吸過去。翻閱了一下,覺得蠻不錯的,就立馬刷卡打包帶回家。

本書很特別的搭配12週練習,讓讀者除了學到概念外,也實際地去練習新透明工作術。而不會落入閱讀完畢就放在一旁,很快就忘了內容,彷彿沒有閱讀過此書一般。


哪些讀者適合閱讀本書?

  • 想在職場與生活中,讓做事更有成效
  • 想知道如何開放個人經驗,創造有意思的共同連結
  • 想更容易接觸到更廣泛的機會
  • 苦惱於老闆或同事總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 想要在投入的事物中,找到更多的意義與成就感


7. 無限賽局  (Peggy的閱讀筆記)


"如果說黃金圈是引導我們找到最初的Why,無限思維為我們重新定義工作與人生的方向與策略"

不少朋友會有這樣的印象,在小時候,爸媽常對我們說:「好好努力,一路拼前面學校,上了大學就是人生勝利組了!就會輕鬆了!」事實也證明,沒有這麼一回事。多數的人生不是就那樣停在大學,不是單看一次兩次「勝利」的有限賽局,而是繼續邁步向前的旅程,一個「無限賽局」。

本書作者為TED 著名演講者以及暢銷作家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其著作連續10年在Amazon 分類榜高居TOP 1,TED 演說影片觀看人數為史上第二高,亦擅長用簡單的模型解決複雜問題。

作者提出了「無限賽局」與其思考框架,跳脫以往固有的競爭思維,幫助讀者突破勝負盲點,找到核心價值,贏得想要的未來。本書蠻容易閱讀,也舉了很多值得借鏡的故事當例子,如Patagonia、迪士尼、微軟、Apple、柯達等品牌故事。


適合閱讀者

  • 創業家與經理人
  • 正在思考職涯意義與人生方向者
  • 職場倦怠或疲倦者



8. 被討厭的勇氣 (Peggy的閱讀筆記


這是第三次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了,這真的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把阿德勒的精神用較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出來。 讀者就彷彿是書中那位年輕人,有位和善又知識豐富的導師在旁邊陪伴著、引導著、啟發著,允許我們對困惑與不認同的想法提出問題和與其進行辯論。

讓我們漸漸從迷茫與混亂中的內心世界,逐漸走出屬於自己且更為自由的人生。從第一晚的「否定心理創傷」,接續著討論「煩惱的緣由」、「割捨別人的課題」、「世界的中心」到最後一夜的「認真活在當下」。



9. 精準表達 (Peggy的閱讀筆記)


在對的時間,以對的語氣,向對的人傳達對的訊息。”

這是一本關於「職場溝通力」的實用好書,透過七大原則與大量的實際對話示範與對比字句與情境,幫助讀者學習更精準的表達力,也讓讀者更容易瞭解與之後拿來當實作時的參考依據。


適合讀者群

  • 想精進溝通技巧與表達能力
  • 想把好點子好好傳達給老闆、同事和客戶
  • 想精進面試表達能力
  • 想好好可以和同事、客戶與老闆聊天
  • 有機會處理緊繃局面、透露壞消息或為自己的過錯道歉
  • 磨練公開演說技巧,上台減少焦慮
  • ...


10. 最高學習法 The Power Of Input (Peggy的讀書筆記) 


作者樺澤紫苑,被譽為「全日本輸出量最大的精神科醫師」。輸出量有多驚人呢? 以下是他的一部分輸出~

  • 電子報:每日發行持續十四年
  • FB :每日更新,持續九年
  • YouTube:每日更新,持續六年
  • 寫作:每日三小時以上,持續十二年
  • 著作出版:每年平均二至三本,連續十一年
  • 新作講座:每個月兩場以上,連續十年

而其輸入相對而言是精簡的 (其實這閱讀量也是蠻多的 XD)

  • 閱讀(只有空檔時間) : 每個月二十至三十本書     
  • 手機使用時間 : 每天三十分鐘以下
  • 網路資訊收集 : 每天十五至二十分鐘 

如此大量的輸出專家,到底是怎樣進行有效輸入與學習呢?

作者在本書介紹包含閱讀術、聆聽方法、觀察技巧、記憶秘訣、說話技巧、資訊蒐集等80個以腦科學為根據基礎的輸入方法。幫助讀者在提升輸入效率,更省時間,進行更有效地學習。

另外本書每章節內都搭配著一些如輕鬆的插圖,以圖像加深讀者閱讀印象。


以上是2021年書單分享,希望對在找尋書單的朋友們有點幫助囉,也歡迎推薦好書。


喜歡此篇文章的朋友,歡迎轉貼。轉貼時請保持原內容與註明原文標題、連結以及作者即可,謝謝您。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閱讀筆記|那麼一本靜靜放著,注視著它,就會帶來勇氣的書 —「被討厭的勇氣」

 


“人的困擾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
學習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不因過去而糾結
因未來而綻放
融入群體給予與貢獻
找到所願的自在與平和“ 

這是第三次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了,這真的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把阿德勒的精神用較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出來。 讀者就彷彿是書中那位年輕人,有位和善又知識豐富的導師在旁邊陪伴著、引導著、啟發著,允許我們對困惑與不認同的想法提出問題和與其進行辯論。讓我們漸漸從迷茫與混亂中的內心世界,逐漸走出屬於自己且更為自由的人生。從第一晚的「否定心理創傷」,接續著討論「煩惱的緣由」「割捨別人的課題」「世界的中心」到最後一夜的「認真活在當下」

本文主要是多來聊聊Peggy特別有感的「課題的分離」— 親子關係與認同感。最後也多分享一個大家也可以在家裡自己做的充滿儀式感的活動。

/

「課題的分離」之親子關係

“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
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photo source: https://www.everypixel.com/image-7952787450750619572)


在閱讀到此篇內容時,馬上就思考到親子關係。因為我們與孩子們有很深厚的感情牽絆,卻也很容易認為某個樣子是對對方好,所以給予很多的所謂的建議與指導。然而這些很多・是・多・餘・的,且對小孩長期發展是沒有幫助的!想幫助孩子減少跌倒的次數,卻忘了「適當的小挫折」就像預防針一樣,對孩子強韌性與適應性的發展是好的。

本書中提到,阿德勒心理學不鼓勵放任主義,不鼓勵那種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也不想知道的作法。我們要了解孩子在做什麼、想什麼,同時在旁邊守護著他。以讀書這件事為例,不該是家長逼著孩子念書。

“而是要清楚讓孩子知道「這是他/她自己的課題」”


怎麼區分是誰的課題呢?端看「因為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由誰來最後承擔」

如果孩子想努力,我們會隨時在身邊提供他需要的幫忙跟協助,在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我們不需要干涉。身為父母要小心不要用「這是為你著想」這句話來干涉小孩,硬要小孩做什麼,捫心自問,其實常常是為了自己的面子。

Peggy 在這幾年當中也漸漸體會到,這也是較適當的方式。雖然非常不容易做到,至今也尚在努力的途中。

前陣子閱讀的另一本書「如何叫得動青春期男孩」,也提到類似的概念—「鷹架支援方式」,也分享在這。雖然此書主要是在講兒子,不過這段內容其實女兒也適用。

[鷹架支持理論]

指的是父母在孩子還小時,出於本能所做的一些協助。 如,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幫忙把食物切成一口大小、幫忙裝水等等。但隨著孩子越大,需要漸漸改變方式了..

原則1: 不要越俎代庖。

別搶著替兒子做事,讓孩子有更多機會靠自己來解決問題,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幫助他成長進步。幫孩子做太多、設想太周到與安排過度是媽寶完全養成計畫的重要元素。

原則2: 多聽兒子的想法

別搶著發表你的意見,你兒子就能開始透過自我覺知,弄清楚自己的感受(情緒控制)。
少談家長的價值觀,多聽兒子聊聊他的價值觀。
少控制,兒子就能透過學習而有更佳的時間管理與自我調適技能。
不要扮演老師的角色,而是要當個引導者,引導兒子更懂得去解決問題。

別對他提出一大堆要求或提醒,相反地,你要一直多問他

「你的對策是什麽?」
「面對這個問題,你想怎麼解決它?」


請記住,如果這是他自己設定的目標,通常會比較願意進行。

那,如何擬定一份計畫?

1. 明白你兒子的局限

2. 為了讓你兒子有興趣來擬計劃,你要讓他知道自己跟這份計劃有什麽關係

3. 設法把任務化繁為簡,並在他覺得快吃不消的時候,把你們的對談時間延后。

4. 由他來執行計劃,只須提出問題引導他,或是列舉可能對他有幫助的事物。

5. 只提供能夠讓你兒子繼續做下去的適當協助。


/

「課題的分離」認同感

“人際關係的王牌是由「我」來掌握!”

  • 正因為你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所以才會不斷尋找他人的認同
  •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過活,這樣的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望過活。
  • 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你的課題
  • 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
  • 了解課題的分離原理原則並不困難但實踐他卻很難

世界不是繞著我們當中心啊...Peggy也認同我們無法管別人怎麼看我們、怎麼評斷我們,我們對這方面是無能為力的,這是「對方的課題」。

但,難道我們就這樣雙手一攤,顯示無能為力嗎?當然不是,我們還能做的就是對自己盡本份、做該做、想做的事,這就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也就是「自己的課題」。

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畢竟我們真的無法讓每個人都那樣的喜歡我們,我們需要練習「課題分離」,自己認同自己,也練習放過自己。

在一次的演講後,有與會的朋友會後問了一個常見的職場卡點—「似乎老闆不太喜歡她,她該怎麼辦,直接換工作嗎?」其實這個可以聊很久,從實際狀況開始理解,到這位朋友自己想要什麼等等。那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有辦法簡短的理解和提供幾個下一步可以嘗試的做法給那位朋友參考。

「課題分離」何嘗不也是一個思考角度呢? 很難控制老闆怎麼評斷我們,但我們可以從了解老闆需要什麼方面的協助、對我們的期待、我們的專長等等角度切入,讓我們更做好自己。那如果所有想到的都努力了、調整了,還是一點都沒有改善,那也很明顯就是可以思考新機會的時候了。此刻,平日有沒有累積可以帶走的職場專業能力,又是另一個重要的議題。


/

這本書是讀書會的十月選書,導讀的丹佐同學和艾德華同學,很用心的設計了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活動(感謝)。仔細想想,也很適合在家裡的時候,自我對話的時候自己做做看,所以也分享在這。

Step 1.寫下三個自己覺得會被討厭的特點。例如,追求完美、挑惕、嚴肅等等

Step 2.試著從另外一個面向去思考有這個特點的時候有多好、多麼有幫助。

這並不是進行所謂的自我催眠,把所有的特點都說成好的,然而給我們另外一個思考面向。其實特點常常並沒有分好壞,端看應用在什麼時間、地點、空間和對誰使用。

舉例來說「固執」,可能會讓人家討厭的點是,覺得很難相處、很難溝通。然而,當它放在所謂該固執地方時,呈現的就是擇善固執與堅持到底的勇氣。其他還有很多相似的組合...

"所以我們應該可以更好好地更接納自己,與自己相處,不是嗎?!"



小提醒,其實我們不需要極端的追尋每一個阿德勒帶來的那些打破世俗的思維跟行動,這其實也不是我們自己了。我們可以選一兩個主題,尤其是目前對自己來說,是最困擾與掙扎的哪些。 試著從阿德勒引導的面向和思維,做些許的改變,我想漸漸地、慢慢地一定會有不錯的突破的! 祝福各位朋友!





/

延伸閱讀

  • 心態致勝」:不要被過去所束縛,而我們有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 無限賽局」:人生是無限賽局,跳脫固有思維框架,不要陷在短期的得失,而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喜歡此篇文章的朋友,歡迎轉貼。轉貼時請保持原內容與註明原文標題、連結以及作者即可,謝謝您。

Peggy的實驗空間| 小書庫 Index card ( 讀書筆記總目錄 )

  一直很喜歡閱讀,也常從閱讀好書中與讀書會得到許多的力量與啟發,不管是在人生的低潮抑或是順遂的時候。在閱讀之路上,這幾年也保持一個習慣。當閱讀到喜歡的書籍,且那陣子時間允許,就會提醒自己閱讀完後整理出心得筆記。一方面藉機鍛鍊寫作肌肉與思路,方便之後的複習和查閱。另一方面,也可以...